返回 第六十八章 乱成一锅粥  魔临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六十八章 乱成一锅粥[1/3页]

  两个“哥哥”的传信,让本就有些发懵的天天,更懵了。

  三镇虽然靠在一起,但也是有些距离,再者,附近乾人哨骑开始变得活跃起来,导致双方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困难,效率也会更低。

  所以,

  这两个“哥哥”到底在干嘛,

  在这般紧要的时刻,竟然特意传递这种莫名其妙的话?

  三镇烽火体系倒是还在,但那是拿来传递敌情用的,无法做什么细致的交流。

 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,其实在于陈仙霸与郑蛮他们,都自认为只有自己是收到了空锦囊,也自认为明晰了王爷的意思,同时本能地认为,其他人收到的不是空锦囊,而是很直白的命令。

  其实,早在靖南王时期,就有一个大弊与大利结合共生的军事体制存在,那就是主帅者,以一种全方位操控的姿态去掌控整个战场的方方面面。

  每日各部都必须向帅帐送折子,大到后勤军需,小到士卒矛盾惩戒等等,都需要向帅帐汇报,以方面帅帐对整个大军有着更为深入的掌控;

  弊端则在于,这无疑会使得下面各路兵马成为提线木偶,失去较多的自主能力。

  而且,因为主帅的地位与威望实在过高,“震慑”力,自然也会越强,越是让下路各个军头子不敢越雷池一步。

  故而,主帅英明神武的前提下,大军可以凝聚成一股绳,在整个战争棋盘上,从容落子,不用担心其他;

  而一旦主帅素质水平不行,则很容易引起雪崩效应,到那时,连下面谁想力挽狂澜都成为奢望。

  靖南王一直是用这种方式打仗的,

  作为靖南王的关门弟子,郑凡出征,也是继承着这一套体系。

  也没办法不继承,因为当年老田几乎就是手把手地让郑凡去实习操作过了,等到出师后,肯定用自己最顺手最熟悉的方式来应对局面;

  最重要的是……前者,还没输过。

  也因此,

  当作为一军主帅一军灵魂人物的摄政王爷,以“空锦囊”的方式,自我掐断了对提线木偶线路的掌控时,

  直接就引发了一系列的在次一级军事指挥上的……混乱。

  楚军出征、乾军出征、甚至是其他派系的燕军出征,

  最先听的,自然是主帅,而当主帅军令不明晰或者其他意外因素搅入时,局部战场上相邻的兵马,很容易就能“论资排辈”选出局部战场上的新的“发号人”。

  爵位、

  军功、

  地位、

  家世、

  派系,

  等等,有太多可以制衡以及分出利害的要素,形成一个新的小集团。

  甚至,作为他们的主帅,很多时候还得花心思去安抚自己手下的各个派系军头,以防止以下克上的局面发生。

  老靖南军和现在的晋东军不存在以下克上的问题,哪怕派系也多,甚至民族成分更为复杂,可因为强人镇着,是真的没人敢跳刺。

  要知道当年最“拥兵自重”,丝毫没有国家观念大局观念的郑凡,只要靖南王一道王令下来,也不得不把家底子拿出来供大军使用,就足以可见在这种军事集权的体制下,其他将领到底得多温顺。奇书屋

  故而,

  出现的情况就是,

  金术可是不可能越权指挥李成辉的;

  他苟莫离当初在古越城前的战场上,要不是剑圣及时出现,差点被手下搞出一场兵变。

  眼下这三镇的主将,虽然小时候曾一起长大过,但在军事层面上,并没有清晰的从属关系;

  而且仨“出身成分”也不同,

  天天是靖南王世子摄政王长子,按理说身份最尊贵,可他年纪最小;

  陈仙霸是毫无疑问的草根崛起,但他功劳最大外加一身极具天赋的武夫修为,导致其脾气倨傲;

  郑蛮则是义子,加入这个团体的资历最早,毕竟他来时,天天还没出生呢,再者晋东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喜欢吸纳蛮族进入,金术可的崛起,更是让郑蛮早早地就被预定好了王府下面派系的归属。

  要是哥仨真的能坐在一起,商量一下,事儿差不离就成了,毕竟也没谁包藏祸心。

  可问题在于哥仨现在分别在三镇里头驻守着,没办法抽空开个碰头会,在从属关系没有弄清楚理顺,甚至,郑蛮那边还认为另外俩要跑路的前提下,

  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协同指挥作战的概念。

  最重要的是,

  可能是早就下了决断,

  也可能是被那“空锦囊”给开了嘲讽,

  总之,

  钟天朗下达了进军的命令。

  这是正确的战争选择,乾人在战场上被动防御几乎成了习惯,可问题是自己麾下掌握着大乾最大的也是最精锐的一支骑兵军团,难不成让骑兵下马挖战壕立营寨拿盾牌等着燕军来攻?

  最重要的是,燕军只要不傻,也不可能这会儿主动来攻吧?

  所以,

  左右两路江南地方军,开始以老头老太太的步伐向东步步为营的进发,而钟天朗,则亲领本部,一子当先,当头一枪给架上,直接攥住战场主动权。

  也自此,

  拉开了这场大会战下的乾江以东局部战场诡异交锋的序幕。

  ……

  “钟天朗来了。”

  陈仙霸

第六十八章 乱成一锅粥[1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